智慧聊城“城市大腦”平台,以城市大數據為基礎,利用城市現 有的基礎設施,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雲計算、數字孿生、 區塊鏈等技術,建設能感知、能思考、有決策、有溫度的“城市大腦”, 為智慧城市建設奠定信息感知能力基礎、城市數據基礎、AI 能力基 礎以及宏觀決策基礎。同時提升 SAAS 服務能力,打造能力共享平台。 通過智能輔助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優化業務流程,並全麵監測城市體 征指標,提升城市管理宏觀決策能力。通過智慧城市運營管理中心和 專業部門兩級管理協同,真正實現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城市智慧運 行體係。
聊城市立足信息化建設實際情況,分析城市大腦建設的基礎現狀 和實際需求,在充分結合城市大腦建設必要性和創新性的基礎上,采 集基礎設施、公共安全、城市治理、輿情民聲等城市運行信息資源, 建設全市統一的城市大腦應用,實現城市運行態勢的全麵感知、城市 治理的高效協同處置、發展規劃的智慧決策以及信息資源的集約共享, 最終建成“集成-智能-交互”的政府治理科學決策支撐係統,全方 位提高城市建設綜合管理工作水平。
智慧聊城 “城市大腦”圍繞 “12345+N”框架建設。打造一個城 市數字孿生底座,實時映射城市狀態信息,輔助城市實現科學規劃、 布局、分析和決策;夯實大數據綜合接入和一體化綜合指揮調度兩大 平台,實現海量城市數據彙聚整合,形成統一的城市指揮調度體係; 構建物聯感知、算法服務、智慧決策三大能力,建立安全保障、規範 標準等四大體係支撐,城市大腦在民生服務、公共安全、精細治理等 城市重點領域建設一係列場景應用,深度賦能聊城的智慧化發展。
項目在技術層麵采用雲架構的模式,分為基礎層、數據層、平台 層、應用層。基礎層實現了對硬件及網絡資源的虛擬化管理與利用, 為“城市大腦”提供必要的基礎環境,包括雲計算中心、電子政務網、 互聯網、物聯網以及感知設備等,支撐上層軟件係統動態的基礎設施 需求。數據層通過彙集政府部門業務係統數據、城市感知數據、互聯 網數據和社會數據等,構建數據中心,實現數據共享梯次支撐,實現 了係統能力從縱向傳遞轉向橫向打通,以及城市大數據的彙聚、處理、 存儲、管理和計算分析。形成麵向業務場景需要的多類主題庫,如: 人口、法人、電子證照、空間地理信息、政務信息、物聯網、視頻圖 像等主題庫。
平台層包括鏈接數據和上層應用,為智慧聊城“城市大 腦”提供智能能力支撐,已完成數據中台、智慧中台、業務中台、物 聯網感知平台、區塊鏈平台、數字孿生底座、能力共享開放平台、基 礎支撐平台、統一密碼認證管理平台等多個基礎平台建設,為聊城市 智慧城市建設提供豐富的信息化底座支撐能力。應用層基於數據層和 平台層提供的各類支撐能力,為使用者提供功能應用、信息發布、共 享服務和接口等,以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為目標。聊城 “城市大腦” 建設了占道經營治理、沿街晾掛治理、暴露垃圾治理等一係列城市治 理應用,實現了各類城市治理事件從自動發現、上報、核查、歸檔的 閉環處置。通過城市全景一張圖、生態環境一張圖、應急指揮一張圖、 水利態勢一張圖等多個應用支撐城市管理者在各個領域的分析決策。
在數據彙聚領域,通過城市數據中台建設,實現數據共享梯次支 撐, 已完成 31 個委辦局,12000 餘類數據資源彙集,實現聊城市公 共服務可視化管理, 已為民生服務、生態環境等應用提供 56 類、近 300 萬次數據共享服務,對各委辦局業務提供高效的數據支撐。
在城市治理領域,接入全市各單位 63000 路可開放的視頻感知設 備,采用 AI 圖像分析技術, 自動發現、智能抓拍城市各個角落的城 市管理問題,及時推送給城管執法局處置,再通過視頻圖像自動核查 歸檔。已上線暴露垃圾治理、店外經營治理、違規戶外廣告治理、無 照占道遊商治理、沿街晾掛治理、消防通道占用等多類智慧應用場景。 城市大腦精細化治理場景的上線,使店外經營、遊商小販、暴露垃圾、 沿街晾掛、戶外廣告等城市管理類問題大幅減少,在 2021 年度全省 地級市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測評中,聊城市排名全省第三,創曆史最好 成績。
在生態環境領域,彙聚全市空氣監測點、重點汙染源監測點、機 動車尾氣遙感監測點、水環境監測點的實時監測數據,已通過物聯網 平台接入城市管理局 “公廁有害氣體檢測”設備 84 個;市水利局水 監測站 “雨情”監測設備 146 處, “河道水”水位監測設備 43 處; 市生態環境局“空氣質量微觀站”設備 419 個,機動車尾氣遙感監測 設備 4 處,“道路揚塵檢測”設備 148 個,“水質”監測設備 33 處; 市住建局“工地揚塵監測”設備 69 個;行政執法局“餐飲油煙檢測” 設備 40 個,在地理信息模型中彙聚分析,全麵掌握全市生態環境情 況。
在民生服務領域,通過對城市大數據進行清洗、治理後,形成 7 大類 73 小類 10160 個公共服務場所和設施數據的公共服務主題庫。 並與時空地理信息模型結合,構建全市公共服務一張圖,實現聊城市 公共服務可視化管理。同步上線 APP 端,讓廣大聊城市民獲得 “所 見即所得”的公共服務,掌握公共服務的具體位置和詳細信息,享受 “大數據紅利”。
在公共安全領域,市政府、火車站、校門口等重點區域對安全比 較敏感,特殊時期時常發生人流聚集現象,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城 市大腦利用市政府、火車站、商場、校園門口的高視角監控視頻和人 臉抓拍相機,通過 AI 圖像分析和人臉識別,及時預警人群聚集現象。 在疫情防控中成效突出,借助“城市大腦”數據能力,結合莘縣疫情 指揮部工作需要,按需開展數據分析對比,涉及數據近 400 萬條,為 全員核酸檢測、疫苗接種等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精準高效的數據支撐, 提升工作效率近百倍。
在政務辦公領域,通過無紙化會議係統建設,支撐整個聊城市無 紙化辦公需求,實現公文收發文流程在線簽批審核、公文交換,可在 移動端設備使用,支持即時通信和全文檢索,提升政務辦公效率,減 少了碳排放。
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麵,完成城市超腦創新 中心建設,入駐聊城市大數據中心、應急局值班室等單位。創新中心 建設分三層,一層為數據會客廳,集信息化、科技感、交互性為一體 的大型“智慧城市”體驗廳;二層為數據創新中心,設置有新聞發布 室、保密室、工作專班辦公室等,引入國內領先的信息化企業創新研 發;三層為城市大腦指揮中心,由市大數據局和市應急管理局共建共 享,設置有指揮中心、專家會商室以及值班室、監控室,建有指揮應 用係統、多媒體會議係統、綜合安防係統,為應急指揮調度提供了健 全的支撐設施。
在標準規範領域,2021 年聊城市大數據局牽頭編製了《城市大 腦場景運營流程成熟度指南》《城市大腦城市治理類場景設計指南》 2 項數字山東市級工程標準,經過山東省大數據局審核通過,於 2022 年 3 月 4 日正式發布,指導全省、市開展城市大腦場景創新。
![]() |
機器人底盤Disinfection Robot消毒機器人講解機器人迎賓機器人移動機器人底盤商用機器人智能垃圾站智能服務機器人大屏機器人霧化消毒機器人紫外線消毒機器人消毒機器人價格展廳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底盤核酸采樣機器人機器人代工廠智能配送機器人噴霧消毒機器人圖書館機器人導引機器人移動消毒機器人導診機器人迎賓接待機器人前台機器人消殺機器人導覽機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