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我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增強製造業核心競爭力,打造全國有重要影響力的先進製造強省,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係列重要指示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搶抓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大機遇,大力推進“5+1”現代工業體係建設,著力強核心、補短板、提價值,聚力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促進製造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加快培育以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群和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一流企業為支撐的現代化製造業體係,為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台階提供有力保障。
(二)發展目標。到2025年,製造業增加值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穩中有升,高技術製造業營業收入占規模以上工業營業收入比重提高5個百分點左右,製造業企業研發經費年均增長10%左右,畝均營業收入年均增長7%左右,創新型經濟形態加快形成,集群化、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成為主要特征,製造業競爭實力邁入全國先進行列。到2035年,基本實現製造業現代化,參與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和全要素生產率顯著提高,深度融入全球產業分工體係,建成全國有重要影響力的先進製造強省。
二、打造先進製造業集群
(三)培育世界級產業集群。著眼產業分工協作和產業鏈重構,建設全球重要的以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網絡安全、超高清視頻等為支撐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以航空航天、核能及核技術應用、新一代軌道交通、清潔能源裝備、節能環保裝備等為引領的高端裝備產業集群,以優質白酒、生物醫藥及大健康、綠色食品及農產品精深加工等為代表的食品飲料產業集群,以及全國重要的以釩鈦、稀土、光伏、特種電子材料、石墨烯等為主導的先進材料產業集群,以精細化工、生物化工、高分子化工等為重點的綠色化工產業集群。發展醫療防護、搶險救援裝備等應急產業,建設全國重要的應急物資生產及儲備基地。布局前沿科技及產業化運用,培育人工智能、生物工程、精準醫療、前沿新材料、衛星互聯網、氫燃料電池、智能網聯汽車、高端農業裝備等未來產業集群。
(四)實施產業鏈填缺補短工程。編製重點領域產業鏈全景圖,引進落地一批、推進實施一批、投產達效一批重大製造業項目,集中力量強鏈補鏈延鏈。推進產業鏈改造升級,加大技術更迭、工藝優化、裝備升級投資,提升全產業鏈設計、製造、工藝、管理水平。開展產業鏈聯動協作行動,構建大中小企業配套、產學研用協作、上下遊企業共生的產業生態格局。
(五)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編製重點產業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產業技術基礎清單,落實國家軟件重大工程,推廣運用填補國內空白的關鍵產品技術。加快製造業供應鏈安全體係建設,推動產業鏈核心環節本土化。爭取國家在我省布局核能及核技術應用、航空航天等項目。
三、培育優質製造業企業
(六)培育“頭部”企業。開展“百億強企”“千億跨越”大集團大企業提升行動,培育一批綜合實力強、具有全球核心競爭力的領軍企業。實施中小企業“育苗壯幹”梯度培育計劃,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企業和行業“小巨人”企業。健全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製度,培育一批“瞪羚”“獨角獸”企業。實施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提升行動。
(七)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聚焦供應鏈整合、創新能力共享等關鍵環節,建立健全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機製,創新融通模式,營造良好生態。推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型載體建設,構建“龍頭企業+孵化”的共生共贏生態。出台完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係的相關政策,加強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和創新創業基地建設。
(八)優化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麵實施“不見麵審批”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對外商投資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麵清單管理製度。消除民間資本依法進入相關戰略重點領域的隱性壁壘。建立健全統一的企業維權服務平台,落實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清單。對製造業重大項目試行環評預審,實施環評豁免管理一批、承諾審批一批、加快推進一批“三個一批”管理。
四、優化製造業空間布局
(九)深化川渝製造業協同。支持成都創建國家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示範區。支持成都東部新區、宜賓三江新區等省級新區發展先進製造業。推進成德眉資製造業一體化發展。強化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北翼地區先進材料、汽摩配件產業協作,南翼地區聯動聚集食品飲料、裝備製造、能源化工、節能環保等產業。在川渝毗鄰地區合作建設一批產業合作園區(基地)。
(十)優化製造業空間布局。支持有條件的市(州)布局一批以先進製造業生態圈為牽引的產業功能區,提升製造業特色化、集群化水平。推動市(州)間通道、產業、平台、服務共建共享,聯動建設重大製造業項目,打造跨區域產業生態圈。支持有條件的縣(市、區)把製造業打造成縣域經濟重要支撐。支持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和資源枯竭型城市製造業轉型升級。
(十一)提升產業園區發展水平。實施“5+1”重點特色園區三年發展計劃,支持創建省級及以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農產品加工園區,高標準建設國際(地區)合作園區。製定實施推動開發區體製機製改革創新的政策措施。推進產業園區智能化、循環化改造,開展園區“畝均論英雄”評價。
五、強化製造業科技創新支撐
機器人招商Disinfection Robot機器人公司機器人應用智能醫療物聯網機器人排名機器人企業機器人政策教育機器人迎賓機器人機器人開發獨角獸消毒機器人品牌消毒機器人合理用藥地圖 |